能狙击肠癌?益生菌的功效颠覆你的认知…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是不得了!原来有关益生菌的作用的研究很多,也发现了很多振奋人心的结果,比如改善消化系统健康、减少抑郁症、降低心脏风险、改善心脏健康等等,甚至有个别证据显示它还能让你的外表更好看。又比如,有研究显示益生菌可以减少肠易激热综合征患者疼痛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分;有几种益生菌都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皮肤科方面可能把益生菌作为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病……下面只看看其中几点报道,让我们共同颠覆我们的认知:
【1】益生菌,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对生命有益”(for life)。
现在能广泛接受的概念是: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关于益生菌防癌的机理,科学界主要存在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益生菌刺激免疫系统使之攻击癌细胞;另一种观点认为益生菌能够阻止致癌化学物质发挥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益生菌能够使癌细胞自行凋亡。
【2】减少炎症和肿瘤的形成
据搜狐网报道:【益生菌在结肠癌预防和治疗中的新研究】科学家们以创新的结直肠癌(CRC)预防和治疗方法来研究如何替代容易发生肠道炎症和CRC的患者的缺失代谢物。美国病理学杂志的一项新研究描述了如何将组胺产生肠微生物,并给予缺乏组氨酸脱羧酶(HDC)的小鼠来减少炎症和肿瘤形成。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群体的改变可能成为患有炎症性肠病(IBD)相关性CRC风险的患者的新型预防或治疗策略。
【3】乳酸菌帮助生成这种共轭亚油酸,有助于该晒脂肪组织和减肥
最新发现益生菌可有效起到减肥作用据最新报道,爱尔兰科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微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对一种乳酸菌的基因改造,可以使其能生成一种共轭亚油酸。此前有研究证明,这种共轭亚油酸是一种能改变脂肪组织、有助于减肥的脂肪酸。在此之前,这种共轭亚油酸只能由会引起皮肤痤疮的细菌生成。科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将从这种细菌中提取的基因移植到乳酸菌内,使乳酸菌具有能生成这种共轭亚油酸的能力。乳酸菌是人类和许多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益生菌,有的乳酸菌也被用于酸奶生产。
研究人员给实验鼠喂食按上述方法培育的益生菌,结果显示,它们体内共轭亚油酸含量大幅增长,脂肪组织的成分和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研究人员说,接下来他们将探索这种益生菌对人体的功效,如果进展顺利,将可以用它来帮助预防由肥胖引发的疾病。此外,由于共轭亚油酸在防治结肠癌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将来还可以用这种益生菌帮助治疗一些癌症。
【4】对宝宝快乐成长方面:
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出生后最初六年都处于易感期,这段时间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胃肠功能、免疫功能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弱,消化功能紊乱,肠吸收不良及感染性疾病等,这些小状态不但阻碍了宝宝体格的生长和发育,对宝宝智力认知的发育、情感社交能力的发育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治疗性的化学药物,妈妈们势必会担心对宝宝带来的伤害,而益生菌,这种以菌制菌的独特天然生态疗法,通过维持肠道菌丛平衡,保持益生菌优势地位。改善宝宝免疫力、促进肠胃消化吸收,预防各种疾病,守护每个宝宝健康均衡成长。
作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呼吸道感染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无论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耐药菌株明显增多,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也引起普遍关注。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本的新型手段,益生菌越来越受到各国专家的关注。
【5】选择益生菌产品的原则
要选优质益生菌,就是说要选择“安全、高活性、有着经临床验证的功效”的益生菌。
因此,选择历史悠久,在国际上有着较高威望的知名品牌是很重要的。
【6】注意事项
1.冲调含有益生菌的奶粉或制剂,要注意使用温开水(35~40℃)给宝宝服用,冲泡好的奶或益生菌制剂要及时服用,以免益生菌死亡失效。
2.益生菌不能与抗生素同服。抗菌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它杀死敌人的时候往往把有益菌也杀死了。这时候或者过后补点益生菌,都会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必须服用抗生素,服用益生菌与抗生素间隔的时间不应短于2~3小时。
3.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喝益生菌酸奶。特别是有食欲不振、便秘、经常腹泻或消化不良的宝宝,长期选择益生菌酸奶还能调节胃肠功能。喝酸奶后,若发生腹部不舒服或腹痛、恶心、呕吐,应立即停止饮用。
4.益生菌的食物有纤维、乳糖、淀粉、寡糖,益生菌的发酵产物等成分;所以在补充益生菌的同时,应多吃根茎类蔬菜、水果及海藻等食品,就等于在肠子里布置一个它们喜欢生长的环境。多数的益生菌并不喜欢肉类和葡萄糖,如果含益生菌的食品中含有过多的糖分也会降低菌种的活性。
5.如果没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存在其他破坏肠内菌群平衡的因素,不提倡婴幼儿额外摄入过多的益生菌制剂。